央视剧评︱《中国微名片•世界遗产》:文化瑰

摘 要

  总有一些形象, 无论在何时何地, 一旦被提起, 就能让人联想到 其蕴含的特殊文化意蕴。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, 世界遗产 就是这种重要的形象。 微名片 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

总有一些形象,

无论在何时何地,

一旦被提起,

就能让人联想到

其蕴含的特殊文化意蕴。

对于一个国家而言,

世界遗产

就是这种重要的形象。

微名片

中国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21年7月16日至31日在福州市召开。

值此之际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在央视纪录频道(CCTV-9)7月23日-7月30日每晚19:55,7月31日-8月2日每晚19:02推出15集纪录片《中国微名片 世界遗产》(第一季)。

该片以每集5分钟的精炼体量,系统展现了拥有56项世界遗产的文明古国的魅力和底蕴。

形象塑造

情感叙述的故事话语

拍摄世界遗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一方面,大部分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世界遗产耳熟能详;

另一方面,如央视的《世界遗产在中国》(2008)、《世界遗产中国录》(2011)以及日本东京放送(TBS电视台)1996年首播的《世界遗产》等纪录片,已经在此类题材的创作中树立过高峰。

然而,《中国微名片 世界遗产》却另辟蹊径。

它并不只立足于记录遗产本身,也不求面面俱到地传授历史和自然知识,而是重点展现世界遗产与人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。

首先,该片改变了纪录片的旁白阐述模式,将传统全视角解说模式,转变为个人视点的诉说模式。即承担讲解功能的对象,并不是某个配音人员,而是和该世界遗产息息相关的个人。

如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中演奏管风琴的本土音乐家方思特;

保护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广西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;

中科院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考古人类的研究员高星、考察神农架动植物的副研究员申国珍。

世界遗产促成了他们特殊的人生际遇,他们也选择对这些遗产进行持续一生的守护。

这些人物的选取,突破了旧有纪录片“灌输式”的阐释方式,不仅展现出世界遗产的壮观,更歌颂了各行各业中国人为子孙后代维系世界遗产工作的使命。

其次,该片搭建了基于故事话语的情感叙事结构。即强调个人记忆与世界遗产的勾连关系。

比如从小就和北京天坛结下不解之缘的作家肖复兴;

又如将福建土楼作为动画电影《大鱼海棠》故事背景的导演张春;

再如在澄江化石遗址研究古生物、把自己发现的古生物昆明鱼命名为母亲的名字“凤姣”的中科院院士舒德干教授。

上述讲述者得以凭借自身生动的人物形象,增强了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对不同世界遗产的具象化记忆。

物象描摹

拟人修辞的情境建构

在个性化叙述之外,《中国微名片 世界遗产》更借助拟人化的表述,让世界遗产中的各种事物“发声”。既增强了该片的趣味性,又让世界遗产呈现出一种虚拟性质的“主体性话语”修辞特征。

如表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熊猫母子“素芬”“汤圆”和它们的邻居“金刚”“胖妹”的时候。

该片依托蒙太奇叙事的剪辑方法,将拍摄到的动物影像素材,按照人的视觉逻辑和社会生活心理感受,剪辑为一场生动的熊猫家庭亲子教育课。

熊猫妈妈和熊猫娃各自操着“川普”口音展开对话,去认识保护区内的各个物种。

如果说拟人化修辞早在如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(2016)等纪录片中就已经出现过,那么该片的创新则在于让没有生命的事物也“开口说话”。

比如在展现重庆大足石刻时,该片让石刻上的牧羊人眨巴着眼睛“复活”,以历史见证者的视点去讲述遗迹的艺术特征。

其他如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的枕状玄武岩;

良渚古城遗址的图腾等。

均成为了叙述自身历史的讲解员。

此外,该片还善于发掘精妙构思,去寻找故事叙述中跨越时空的讲述者。

如借助雕刻石匠之口来展现云冈石窟;

借助明代文人张岱和他所写的《西湖梦寻》来讲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。

这种手法,不仅使世界遗产成为了具有独立思想的鲜活个体,更借助“拉家常”的话语叙述特点,增强了观众对纪录片的亲切感和对世界遗产的共情作用。

意象交融

抒情小赋的生命意识

一直以来,主流电视媒体在融媒建设中面临的一个显著问题,就是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无法满足多平台的传播规律。

《中国微名片 世界遗产》从传播渠道和拍摄模式两个方面,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渠道方面,携手快手平台,邀请自媒体工作者加入,以“#我来打卡世界遗产#”话题征集短视频,在开播之前,就通过当地媒体+景区+主持人+达人联动的方式,在移动互联网展开线上活动造势。

又按照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,制作了多个形态、不同时长的文本,从一分钟的竖屏短视频到景点现场的直播和抽奖。

甚至借助丰富的影视声音创作手段,使该片在“听觉”层面也能成为独立讲述的文本。

这种以融媒体产品形态进行大小屏联动的传播模式,提升了纪录片及其衍生内容的传播影响力。

拍摄方面,面对厚重的世界文化遗产,该片采取了“形散神不散”的结构方法。

即不刻意追求单集节目拍摄风格的统一,而是为不同的拍摄对象寻找不同的修辞方法,并使之交融于相似的中国传统美学意境之中。

这种方法在展现那些尤其知名的世界遗产时,产生了较强的新意。

如拍摄哈尼梯田时,该片没有采用旁白,而是用《哈尼阿培聪坡坡》《哈尼四季生产调》等哈尼古歌的吟诵;

以非遗传承人马建昌、“赶沟人”马阿那等村民的日常生活作为观测对象;

按照民族志纪录片的创作方法,去考察梯田文化的仪式和稻作生产细节。

又如在展现苏州园林时,依托当代设计师曾仁臻的讲述视点,勾连起建筑特征与居住体验的关系:

再如拍摄杭州西湖时,该片立足古典诗词典故,借助CG(计算机动画)手段让《西湖全景图》《西湖吟趣图》等中国古画动起来,考察了历代文人面对西湖时的不同心境:

从苏东坡的纵情诗酒、人生放达,到白居易的心怀苍生、兼济天下;

再到林逋的梅妻鹤子、宁静悠然

上述手段,让该片呈现出一种古典文学中“抒情小赋”的美学特征。即告别铺陈,追求精巧灵活,以朴素又风格多样的手段,去侧重抒写个人的心志。

该片大量采用托物言志、咏物抒情的手法,以清丽自然的口吻,回应出中华民族隽永的生命意识——

世界遗产之所以动人,不在于其本身,而在于历代中国人与世界遗产诗意栖居、守望人类文明赓续、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特征。

《中国微名片 世界遗产》

如果说个人的名片,

是其宣传自我、

联系时代的小小纸片

那么国家的名片——世界遗产

就是传承千年的国粹经典

岁月铸就的民族精神

评论员:司达

《中国微名片 世界遗产》(第一季)

CCTV-9纪录频道

7月23日-7月30日 每晚19:55

7月31日-8月2日 每晚19:02

敬请收看

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

总监制|庄殿君

监 制|梁 红 张雪梅

主 编|杨 珺

责 编|习 超 张晓岩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